- 凝
-
níngㄋ〡ㄥˊ〔《廣韻》魚陵切, 平蒸, 疑。 〕“ <<冰>> ”的今字。 “ <<疑>> ”的被通假字。1.冰凍;結冰。《禮記‧鄉飲酒義》: “天地嚴凝之氣, 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, 此天地之尊嚴氣也。”《文選‧張協〈七命〉》: “霜鍔水凝, 冰刃露潔。”呂延濟 注: “水凝亦冰也。”唐 岑參 《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》詩: “五花連錢旋作冰, 幕中草檄硯水凝。”宋 陳翥《桐譜‧詩賦》: “節凝葉尚祕, 根凍土自剝。”2.凝結;凝固;積聚。《易‧坤》: “象曰: 履霜堅冰, 陰始凝也。”孔穎達 疏: “言陰氣始凝結而為霜也。”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還至梁城作》詩: “故國多喬木, 空城凝寒雲。”唐 柳宗元 《夏夜苦熱登西樓》詩: “山澤凝暑氣, 星漢湛光輝。”宋 張先 《歸朝歡》詞: “寶猊煙未冷, 蓮臺香蠟殘痕凝。”朱自清 《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》: “ 秦淮河 的水是碧陰陰的;看起來厚而不膩, 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麼?” 李瑛 《霜降》詩: “一夜潛伏歸來, 刺刀上凝着昨夜的霜。”3.形成。《書‧皋陶謨》: “撫於五辰, 庶績其凝。”孔 傳: “凝, 成也。”《禮記‧中庸》: “苟不至德, 至道不凝。”鄭玄 注: “凝, 猶成也。”《陳書‧宣帝紀》: “朕日昃劬勞, 思弘治要, 而機事尚擁, 政道未凝, 夕惕於懷, 罔知攸濟。”唐 陸贄 《蕭復劉從一姜公輔平章事制》: “宰輔之任, 獻替為務, 內凝庶績, 外撫四夷。”4.堅定;鞏固。《荀子‧王制》: “知彊大者不務彊也, 慮以王命, 全其力, 凝其德。 力全則諸侯不能弱也, 德凝則諸侯不能削也。”楊倞 注: “凝, 定也。 定其德謂不輕舉也。”《荀子‧議兵》: “兼併易能也, 唯堅凝之難焉。齊 能併 宋 , 而不能凝也, 故 魏 奪之。”楊倞 注: “凝, 定也。 堅固定有地為難。”5.謂精力專注或注意力集中。《莊子‧逍遙游》: “ 藐姑射 之山, 有神人居焉……乘雲氣, 御飛龍, 而遊乎四海之外;其神凝, 使物不疵癘, 而年穀熟。”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 “默無為以凝志兮, 與仁義乎逍遙。”宋 陸游 《寄方瞳胡先生》詩: “形槁神彌天, 心虛腦自凝。”茹志鵑 《妯娌》: “ 趙二媽 怔了一怔, 連忙凝住神再聽。”6.停止;靜止。《楚辭‧九嘆‧憂苦》: “折銳摧矜, 凝氾濫兮。”王逸 注: “凝, 止也。”《文選‧陸機〈演連珠〉》: “牽乎動則靜凝, 係乎靜則動貞。”劉孝標 注: “言舟牽乎水, 波靜而舟定。”唐 白居易 《想東游五十韻》: “舞繁紅袖凝, 歌切翠眉愁。”7.嚴整。 參見“ <<凝命>> ”。8.表示盛大或程度很深。 參見“ <<凝妝>> ”、“ <<凝寒>> ”。9.徐緩。清 捧花生 《畫舫餘談》卷一: “漫舞凝歌, 足壓江城絲管已。”參見“ <<凝笳>> ”。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